317

【上海巷尚3D】三维扫描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②-法医鉴定

2019/12/10


科技强警,如何利用高科技(三维扫描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之一)治理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发生成为公安系统共同的议题。

 



1、法医病理鉴定


某事故遇难人员遗体三维扫描数据

法医病理鉴定俗称尸体鉴定,是指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,通过尸体外表检查、尸体解剖检验、组织切片观察、毒物分析和书证审查等,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或推断。

三维扫描技术完整记录尸体状况,为快速完成尸检分析提供最可靠资料。经过三维扫描,将尸体三维数字化,可以避免不可控因素对尸体造成损坏,从而影响鉴定的准确度。同时,遗体三维数据为后期识别提供第一手资料。

 

2、法医临床鉴定

 

人体创伤面积计算

法医临床鉴定,俗称活体损伤鉴定,其内容包含人身损伤程度鉴定。

交通事故、工伤及故意伤害等造成的人体体表创口、瘢痕的长度或面积的准确测量是法医临床学鉴定的难点。传统测量方法(如直尺法、贴膜法、手掌法、照相法等)由于容易受鉴定人测量时的人为因素及瘢痕不规则、增生收缩、体表皮肤曲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,误差较大,容易引起鉴定争议。

 

人体局部三维扫描数据

使用3D扫描测量法则不受上述等因素的影响,对瘢痕进行测量不仅准确可靠,而且具有独特的优势。

 

3、法医人类学鉴定

 

 

骨头尺寸测量分析

 

头骨三维扫描数据

 

3D打印辅助面貌重建

法医人类学鉴定内容包含骨骼的处理与测量、颅骨复原容貌及颅相重合技术。

在刑侦办案中,经常遇到白骨化或者面目全非的尸体,无法确定身份,需要对现场颅骨进行面貌重建。

将颅骨3D扫描并建模,将模型3D打印出其复制品,依据法医对颅骨分析后得出的死者年龄、性别、血型情况和其他相关细节特征,对复制品外表增加各种组织包含脸部肌腱、软骨、肌肉乃至脸部的肌肤,重建死者的脸部特征,形成接近真实容貌的雕塑。警方根据其容貌及年龄、性别、血型等特征,最终确定死者身份

颅骨面貌重建综合利用了3D扫描、3D建模、3D打印这几项技术,这是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颅骨面貌重建中的一大运用。